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乳腺疾病诊疗中心
二附院团队负责人简介:
康华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乳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乳腺癌的微创、保乳、保腋窝手术及乳房再造、整形手术有深入研究,实施乳腺癌全程管理和乳房再造整形策略,在规范治疗的同时保持完整体态、提高生活质量。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乳腺癌术后包括假体、自体皮瓣等多种方式的乳房再造手术方面经验丰富且有独到见解。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以第三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参编专著多部。研究方向医工结合纳米药物乳腺癌治疗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现兼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外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保健学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乳腺癌防治与康复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委会常委、陕西省老年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甲乳医师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医师专委会常委等。
合作学院团队负责人简介:
吴昊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尊龙凯时青拔人才 尊龙凯时基础医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6年至2020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及新药研发工作,其中一项纳米药物开发于2022年经FDA批准进入临床阶段,另有两项纳米剂型接受NICHD的SBIR资助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2020年8月全职回国,入选尊龙凯时“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横向开发项目;任陕西省省康复医学会委员,Food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客座编辑;主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及递送过程动力学过程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Adv. Mater.、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 JCR、Theranostics等。H-因子21
交叉团队方向简介:
聚焦小分子药物、营养素、生物功能大分子体内跨多屏障递送的共性问题,充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建立跨多学科(药化/有机合成/生物工程/肿瘤学/生信)的医工交叉团队,致力于开发原创策略的高效跨多屏障递送系统,开发相关动力学检测设备及影像探针,探究多屏障递送的动力学过程和关键因素,实现体内功能性肿瘤显像及多途径联合肿瘤高效治疗,并且与产业紧密合作加速研发关键技术及成果转化,产品路径清晰。近年来,交叉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如下: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易发生脑转移,且生存周期短,预后较差。在一线临床治疗中,无论是采用免疫治疗(如PD-L1单抗)还是化学治疗(如紫杉醇, PTX),均无法有效抑制肿瘤进展。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PD-L1单抗而言,其易引发irAEs,且本身分子量较大,无法跨过血脑屏障,因而在NSCLC脑转移治疗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对于紫杉醇而言,其无法克服血液循环屏障、血脑屏障以及缺乏肿瘤靶向性,因而生物利用度低。为克服生物多屏障递送生物大分子PD-L1单抗,团队开发了一种对肿瘤微环境超响应的PD-L1单抗新剂型MB-aPDL1。在筛选比对不同结构的硼酸酯键后,发现由吡啶硼酸(BPA)与麦芽糖酸(MA)形成的吡啶硼酸酯键在pH 6.8-6.5之间具有明显的分子开关现象。随后,该团队将其应用在开发PD-L1单抗药物新剂型MB-aPDL1上,结果表明该种剂型药物在响应释放抗体前可以封闭其生物学功能,并且释放后恢复原有治疗功能。另外,该剂型不但可以在延长血液循环同时保证极少的抗体泄漏,还可以在生理环境中保证结构完整,跨过血脑屏障后在肿瘤微环境精准释放抗体,并且通过BPA与唾液酸(SA)的共价结合增强抗体锚定肿瘤的能力。最终,MB-aPDL1改善了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了NSCLC脑转移的免疫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免疫治疗本身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成果以《A multistage-responsive antibody-delivery strategy to improve immunotherapy for NSCLC brain metastasis by ultrasensitive releasing and tumor-anchoring》为题目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4,中科院一区, IF 19)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312595。
为提高小分子药物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该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紫杉醇新剂型BPM-PD@PTX。该种剂型药物将可形成吡啶硼酸酯键的吡啶硼酸(BPA)与麦芽糖酸(MA)分别修饰在具有两亲性类磷脂结构的DSPE-PEG1.5k上,并装载PTX,最终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用于治疗NSCLC脑转移。结果表明BPM-PD@PTX可以克服生物多屏障精准富集在脑部转移灶中,并且精准释放紫杉醇,显著延长了生存周期,表现出减毒增效的特点。相关研究成果以《“On/off”-switchable crosslinked PTX-nanoformulation with improved precise delivery for NSCLC brain metastases and restrained adverse reaction over nab-PTX》为题目发表在国际期刊《Biomaterials》(2024,中科院一区, IF 14) http://authors.elsevier.com/a/1imEzWWN0%7EIJ7。基于两项工作开发的产品均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另外,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基于硼酸酯键的跨多屏障的脑肿瘤高效药物递送剂型,前期的相关成果有开发的“STICK”策略用于治疗儿童弥漫性胶质瘤的长春新碱程序化响应高效药物递送系统(Adanced Materials, 2020, IF 30.8)(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3759),具有刺激响应释放性能的“需求性”靶向纳米诊疗策略用于提升癌症组织的材料递送效应(Biomaterials, 2022, IF 14)(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
S0142961222004926?via%3Dihub),相关研究系列结果见吴昊教授课题组主页:http://gr.acbkzx.com/web/lfshwu。
医工交叉融合可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交大二附院及基础医学院具有丰富的医学科研资源,团队将继续深入合作,以临床疑难问题为导向推进医工融合创新发展 。
招聘博士后拟进行的工作:
从事新药开发及产业化工作,有机化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化学、生物化工及肿瘤学等领域研究背景的申请者优先。申请人需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上一篇: 基于大数据的肝炎监测、预警和应对团队
下一篇:智能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