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记我院赴内蒙古内科医疗队
应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民医院的邀请,我院派出了以内科教研室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各专业的五名医生(张巧俊副教授、董新副教授、张洁主治医师、刘欣副教授、王俊宏医师)组成的医疗队,由张巧俊副教授带领,于7月31日至8月6日赴阿拉善右旗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义诊活动,并义务为当地医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且对当地医生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的西北部,地域虽然非常辽阔,但由于缺水,土地贫嵴、荒凉、人烟稀少,并非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的绿色大草原,多为沙漠及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气候和地理环境恶劣,是沙尘暴的源头.当地群众及农牧民更是缺医少药,由于医疗设备相当落后,当地医生的医疗水平也亟待提高.我们医疗队克服了水土不服、气候条件不适等诸多生理及生活上的不适,自带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投影机,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讲义,就内科各专业的常见病诊治方面的新进展于当地医生一起进行了交流,使其受益匪浅.此行共诊治患者400多人次,相当于该医院三个多的门诊量,并且在业余时间还多次深入患者家中为活动不便的患者诊治,做到患者随叫随到,受到了当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和当地电视台及报纸的报道.
由于气候太干燥和不停的讲话,张巧俊副教授患急性咽炎、声音嘶哑仍坚持在诊室;刘欣副教授由于水土不服,天天胃痛,仍是捂着肚子上班;张洁主治医师由于路途劳顿和水土不服,于我们到达的当天呕吐了一夜,次日晨仍是按原计划第一个为当地医生讲课,看到患者那热情、信任的眼神,下午又按时开始了义诊活动;董新副教授和王俊宏医师,争着到边远的牧民家中去出诊,少数牧民住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到那里需要坐两个多小时的车,且路途崎岖不平,董新和王俊宏医师仍是毫无惧色、积极出诊.遇到非本专业的疑难杂症,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或打电话向我院相关专业的医生请教.例如遇到一例少见皮肤病,无法诊治,就用自己的相机拍下患者的皮损,带回我院会诊.总之,医疗队的全体队员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他们用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为我院在当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我们的医疗队虽然付出了辛苦,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此行我们不仅受到了当地政府阿拉善右旗旗领导和当地卫生局领导的热烈欢迎及款待,尤其受到了阿拉善右旗人民医院院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感受到了当地患者的我们医院的崇敬以及对我院医生的高度信任,有的患者走一两天的路专程来旗里找我们看病或咨询,有的牧民把距旗里几百公里远的牧区的亲属专程接来就诊.临行前许多患者对我们恋恋不舍,问我们何时再来,使我们深受感动,也深感愧疚,毕竟我们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愿我们此行能为我们两所医院架起友谊的桥梁,为改善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医疗条件落后的现状、造福当地患者尽自己微薄之力.
图 片:赴内蒙古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