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CHINA」官方

返回首页>>

点滴传承,师恩似水
作者:小儿内科 王雪莹 2018-04-24 11:42:40 浏览次数:

中国人最讲究传承,武有门派之别,文有协会之分。医学则更是讲究师承。几千年来中医在民间多以“师带徒”的方式流传,当学徒,如有灵气,才能入得了师父的眼,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压箱底的“秘方”才会被传授,这是一般书本上学不到的。有些秘笈,如果没有师父的耳提面命,徒弟是看不懂的。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虽然学习的是西医,我也能时时刻刻体会到传承的魅力。

传承,不仅传递的是理论、知识,更是习惯的承接。

从硕士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满7年。在这7年里,只要我上班,不管忙到多晚,总会在离开医院前将自己所管的小病人一一查看并交代清楚,这样已是一种习惯,直到有一天,发现同样是加班到很晚的师妹也在细致地在下班前巡视病患,我们相视一笑,才想起,自己的这种习惯,原来是一直跟着老师管理病人养成的。我的导师黄绍平教授,即便现在已经是桃李遍地,享誉西北,总还是心系病房。甚至有时需要到国外参会交流,导师也会抽时间到病房查看危重病人,常常是查完病人,安排好后续检查治疗计划,才能放心地登上飞机,在外地,也不忘和我们微信交流,随时跟进病人的情况。是的,这种无论如何,患者第一的习惯,已由导师传承给了我。

有时医疗工作繁重,下班后,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实在不想打开电脑看文献充电了。但一想到自己管理的病人还有诊断不明确的地方,还是强打起精神,翻书、查文献。很多时候,已经是深夜,我会收到黄老师让我给某些文献加注解或者截图的邮件。我不禁精神一凛,原来在古代都可以用“含饴弄孙”来形容的导师,这位60岁的年龄我认为“无所不知”的教授也还是如此地努力,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不去充实自己呢?在不经意间,导师身上这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就得到了传承。

传承,不仅传递的是方法,更是品行的发扬。

在我成为黄老师学生之前,就知道,老师一直对食品药物安全、医保等民生问题十分在意,作为人大代表,在各级政府会议上都能代表老百姓发声。成为黄老师学生以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导师对我们师兄弟姐妹也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你可能无法想象,“日理万机”的黄老师甚至记得我们所有学生孩子的乳名,学生如有任何难处,在导师哪儿一定得到的是最快、“最给力”帮助。说起来,我发现这也是来自于传承。就在那一天,我的导师,主持了自己最敬爱,最亲爱的导师,和光祖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她湿着眼眶,一字一句地回忆着自己亦师亦父的导师的生平事迹,从和教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毅然带着从国外学习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回到祖国,一点一点建立起医院的第一个小儿神经专科,并逐渐引领西北地区的先进水平,到和教授在生活上对她的帮助和照顾。从黄老师微微颤抖的双肩,偶尔沙哑的声音,我感觉到了无比的悲痛,还有深深地思念,也体会到了这样“心系百姓,爱生如子”的品行是从我的师公得到的传承。

传承,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承载和托举。

作为年轻人,除了在科室中管理病人,在工作中学习,如有外出开会、进修,更能提升个人水平,扩展视野。听许多进修的医师说,外出学习的机会常常轮不到年轻人。可在我导师这里,却恰恰相反。医学协会有会议通知,需要征文投稿,导师总是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并不断督促我们撰写论文和投稿。在我们一头雾水不知写什么为好时,她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积攒随访多年的病患资料,并一遍遍地帮助我们修改文章。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为我们争取大会发言展示的机会。她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学生占了本来应当由她演讲的舞台,反而是真心推荐,不辞劳苦地为我们修改幻灯,模拟演讲,让学生能以最佳的风采展示。这样,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样,有人指导,有人牵引,甚至有人托举,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进步机会,和展示风采的舞台。而那位引导、牵引、托举我们的“巨人”,就是我最敬爱的导师了。

传承,不仅是接续,更是沿袭。

在二附院工作的人都知道,我导师的门诊号是出了名的难挂,即便提前预约,往往也难一次挂号成功。在出诊当天,导师诊室门前真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原因不难理解,用病人的话讲就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了多解决一个病人的问题,黄老师往往在上门诊当天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为的就是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为病人服务。很多年前,在我上研究生时,有幸陪导师上过一段时间门诊。在那个狭小的诊室里,由于患儿和家长实在太多,许多小患者还是小婴儿,哭吵不止,更有甚者孩子直接在诊室里呕吐,大小便,即使在冬天,诊室里的空气也经常浑浊不堪,闷热难忍。病人在诊室呆的时间短有时都头晕目眩,更别提一直在诊室里看诊的医生了,有好几次,陪在导师旁边的我都有“窒息”的感觉,但黄老师却没有任何抱怨,丝毫不介意孩子身上残留的奶渍,大便痕迹或者呕吐污物,一丝不苟地问病史,查体,总是争取在最短时间,用最经济快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患儿的问题。如果不是她额头渗出的汗水和看诊结束后老师不由自主地拉伸动作,你都可能会觉得她是“自带空气净化功能”并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黄老师永远用爱心、耐心及对患儿的同情心诊疗每一个患病的孩子。在诊察疾病上,她从来不因为某一个孩子家长是领导,家里有钱,或者另一个孩子出身贫寒而区别对待,反而是对那些家境贫困,家长知识水平低的患儿关切有加。有时我们也劝黄老师,年龄大了,要不限限号或者停一次门诊,要不就开特需门诊,收入不低,也不用看那么多病人。可黄老师却常常说“我看那么多病人不是赚钱,而是要帮助解决问题。我们是儿科医生,面对的都是小孩子,大人等得起,孩子等不起。病人挂号不容易,特别是那些贫困地区的患者,常常大半夜排队挂号,即便如此,一个专家号他们都觉得难以承担,更别提是特需门诊了,我们要多替病人想,你们年轻人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责任心去赢得病人的信任”。我默默地点头,导师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作为医生,还有什么能比解决更多人的病痛更让人值得高兴的呢。而“替病人着想”这一理念,也一定会一直沿袭下去。

传承,不仅是跟随,更是坚守和传播。

之前我的亲戚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会选择“高风险、低回报”的儿科作为自己学习的专业,并且愿意继续从事儿科医生这个职业,现在,我愿意用导师的教诲回答:儿科医生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儿科绝大多数病症可以完全治愈。由于孩子还处于发育期,许多时候代偿和恢复能力是超过成人的,一些严重疾病的后遗症也会比成人轻。虽然收入少点,但日常生活不愁,对于医生而言,治愈病人得到的快乐是超过一切的。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在不经意间,一些“儿科医生流失、儿科护士被打”等等负面信息也会充斥耳边,一度年轻的我也对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颇有微词。但我的导师已从医数十载,一直没有退缩,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从来都是受到患儿和家长的赞誉。还有很多从小婴儿时期就被诊断治疗的病人,一直接受随访和调整治疗,有好多长大后带着自己的孩子专程看望黄老师。我也悄悄询问过诀窍,老师却说,你是医生,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更应当竭尽全力。其实医生和病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希望能战胜疾病,二者不应该站在对立面。在我们的救治下,孩子能康复,如果不能恢复健康,也尽量帮助病人和家长减轻痛苦和负担,治疗一个孩子,帮助的是一个家庭。孩子不藏病,孩子是单纯的,他不舒服的时候会没精打采,不吃不喝,当你的治疗起效,他就会对你微笑,会对你说谢谢,会像小蜜蜂一样在病房快乐地奔跑跳跃。并没有什么高深的诀窍,就是喜欢天真可爱的孩子,热爱儿科医生的工作。就是这朴实无华的辞藻,深深的震动了我的心,也坚定了我要继续做一名儿科医生的决心。在导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当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病人制作的感谢信、锦旗中时,这种满足感时无法形容的。是啊,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在我们的帮助下,小患儿得到救治和帮助,对他们的生命如此重要,甚至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快乐和希望。而今,我也在科室里常常指导规培医师和实习医师,在他们觉得儿科这一职业高危,“性价比”低的时候,我还是会把自己从黄老师身上传承到的对儿科医生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坚持告诉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事儿科工作,让更多的“折翼天使”的到帮助,恢复健康。

人常说,师恩如山,作为黄老师的学生,我更觉得师恩似水。从黄老师身上,我学到了“水滴石穿”的坚持;看到了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体会到了老师不惧“长江后浪推前浪”,反而发自真心的支持和承托。智者乐水,形容的是老师的睿智;悬壶济世,即是老师的品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形容的是老师对我们的不断要求和帮助;而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引导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想要说的、表达的还有很多,因字数所限,不能完全表达我对导师的敬意和谢意。黄老师不仅是我医学道路上的导师,更是灵魂上的模范和灯塔,我为自己是黄老师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歌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老师的传承下,我会继续努力,希望沿着导师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能成为让导师骄傲的人。


上一篇: 怀念恩师——杨文智教授

下一篇: 山高水长 教诲难忘 怀念恩师尹净教授

友情链接: